对于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,高二分文理、高三冲刺、百日誓师应该是共同的记忆。但是随着改革,这种富有特色的高考轨迹可能会逐渐消失。因为对于很多00 后的孩子,他们的冲刺会从进校开始。
新方案,大力出奇迹
8 月 23 日由北京市教委制定的《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发布。新方案细则落地,北京成为继浙江、上海后,第二批开展试点的地区(其他包括天津、山东、海南等地)。
新高考规则简图,出自搜狐教育
《方案》洋洋洒洒3600 多字,内容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:不分文理科、科目 3+3 模式(语数外 3 门必考+拆分原文理综 3 门选考)、合并录取批次等。参考同批次天津、山东等地方案,改革内容大同小异。
其他地区改革反响平平,唯独北京《方案》引起了极大争议。公众的注意力都落在了这段内容上,“综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、面试成绩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,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 60%。”
《方案》定的信心满满,不过你们可以体会一下网友的反应。
新浪微博截图
请解释下,什么是面试成绩?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?直接把这些提到跟高考成绩同等的程度真的合适么……
“综合素质”变脸
如何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,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(也是争议点)。此前的数十年,因为难以做到客观公正,国内高考录取只能长期采用“一考定终身”这样简单粗暴的模式。水至清则无鱼,即使高考制度有各种各样的不合理因素,但它依然凭借相对公平这一优势受到公众认可,沿用至今。
高考数十年来屡有修补性改进,但高校录取始终没有脱离“唯成绩论”的轨道,运行稳定。这次教改将录取调整成“高考+学业考+综合素质”三位一体的新模式,明显打破了原有平衡。改革还设立时间表,分批限期完成,大干快上的架势明显。
批次时间一栏
然而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去适应,有没有充分论证先放在一边。就北京方案看,“一刀切”地直接将 2017 届高一学生投入新标准,与 2016 届分割开。对于学生、家长、学校都是冲击。
一次性引入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两个变量,理应慎重。
对于最受关注的综合素质,北京《方案》中对此的评价包含思想道德、学业成就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。《方案》内容要求学校和教师要“指导学生在《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》中及时、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,收集相关事实材料。”
学校和教师怎样指导没有明说,如何做到及时与客观也没解释。
以现有的资料来看,北京《方案》仍只是一套指令性质的指导框架。而立即上马的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实验:试点的是模式,实验品是学生,2020 年才能看到结果。
不过北京好歹是第二批试点,前人已经开路。依据现有教改成效看,多地实践的结果都可供参考。
作为率先试点的省市,浙江省于2014 年公开发布《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》,率先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招生方案。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、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,择优录取,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 50%(比北京还狠)。
新政实施第一个3 年周期后(2017 年),北大在浙江共录取 200 余人,其中三位一体 65 人,凭裸分进入北大的只剩 12 人,占比不足 6%。清华在浙江共录取 150 人,其中三位一体 105 人,裸分录取的仅 15 人,占比约 10%。(数据出自《中国新闻周刊》)
2016-2018年北大清华录取情况,裸分录取率逐年走低。图出自《中国新闻周刊》
好一个三位一体!要知道在2014 年甚至更早之前,清华北大有 70%-80%的名额都放在裸分里面进行招生。头部院校的录取情况,与某些部门口中的“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项目”好像不太一致。
在“综合素质”选拔量化和公平都有待商榷的阶段,这个“小规模”最明显的反馈,竟集中在最优质教育资源上,这不是好兆头。
北京与浙江,当相似的开头再配上同一个3 年,会不会等到一样的结局?
来场说改就改的冒险
高考改动能有多频繁?江苏可以做到每一拨考生的记忆都不相同。
从1999 年到 2008 年,江苏搞出了匪夷所思的“十年五改”,最短的一次改革只实行了一年,政策都可以像“川剧变脸”一样,而这还不是“瞎折腾”的全貌。
从1994 年“3+2”模式开始
2000 年“3+小综合”模式
2002 年“3+大综合”模式
2003 年“3+1+1”模式
2008 年“3+学业水平测试+综合素质评价”模式
2016 年发布“3+3”模式
2018 年最新的“3+2+1”模式
考试科目从3 门到 9 门不等,分值从 450 分到 750 分不等,文科理科分分合合,而现在北京及各省分批次改革中提倡的“三位一体”模式,江苏在 2008 年就试过,最后没推行下去。
江苏高考历程,图片出自《教育网中国频道》
规则频繁改动对于考生的“折腾”不需多言,而江苏省的教训对于今日全国改革也颇有借鉴意义。抛开前文提到的综合素质,江苏“08 方案”的废弃与“学业水平测试”的不靠谱有直接关系。
首先,江苏“08 方案”总分值区分度太低(450 分),将竞争的压力全部堆到学业水平上。如北大曾要求两门选测成绩都须为 A+才能报考,清华大学要求一个 A+和一个 A。南京大学等大多数重本院校,几乎都要求两个 A 或以上。
而规则本身不完善还发生过“临阵换帅”。江苏 2008 年首次将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挂钩时,最初的规则是“6 个 A 加 10 分”,除此以外均为 0 分。经公众反映不公平后,在 2010 年又改成了“必修科目 1 个 A 加 1 分,4 个 A 加 5 分”。
学校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加分,只得组织学业水平科目的专门教学来应对“小高考”,这等于将考生的压力提前到高二。高中三年,学生要同时应对两场大考,而互相之间关联性又不强,考生的痛苦可想而知。
而北京《方案》在某些方面比之江苏更甚,将学业水平考试细化到了5 层和 21 类,分数赋值都不相同。
北京新学业等级考试示意图,截图出自腾讯视频
如果说江苏的5 分,很多考生没有余力可以选择放弃的话。那北京方案的总计 100 分对于任何考生都是“华山一条路”。更头疼的是,江苏当时的学业考试只有 10 门,北京足有 13 门;江苏当时的高考只有 3 门,北京是 6 门,还有 3 门原综合课的选择也要消耗精力。
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结尾:江苏高考改革到2021 年即将再次变身,废弃江苏卷,重新使用全国卷。浩浩荡荡 20 年,江苏最终回归原点。
一位江苏高中教师对教改的评价是这样的:“参加这么多年的历次教育教学改革,次次锣鼓震天响,次次无疾而终,几乎成了一线教师的催命索。希望以后最好不再出现,别让我的后来的同事再受折腾。”
一个萝卜千斤重
审视国内高考的很多现象,会发现彼此矛盾之处。左手是对高考“唯分数论”的全民吐槽,右手是“多重标准”公平性的全民忧心。左右为难,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信心流失显而易见。
事关基础教育的诸多改革,常态是执行不下去,几年就来个推到重建,对于所有亲身参与者都是折磨。如果教改的初衷与落脚长期背离,是不是应该思考下,改革的出发点是不是就有问题?
首先,要承认国内教育的基础属性是竞争,而不是育人。否认这一点的人,孩子基本都是找好了出路的(这里不展开)。只要优质的资源没有丰富到全民共享,没有能力逃出争夺的家庭和孩子就还是得拼命挣扎。
这也是为什么,当改革希望减负,搞素质教育的时候,现实却是把素质搞成了应试,孩子负担更重;当改革希望杜绝择校费和赞助,搞起划片派位的时候,学区房却被家长拼得更高,花费更多。
其次,扩充资源应该是更要紧的问题,这好过守着一群饥肠辘辘的人,“优雅”地商量吃法。
毛坦厂的“万人送考”
在具体操作的问题上,很多人都喜欢讨论“招考分离”。试问,如何约束高校对权力的滥用?如何约束公权力对高校招生的干涉?在统一高考这么“简单粗暴”的制度下都不乏“条子生”,一旦纳入更多主观考量的因素,这些问题会不会因此失控?
国家对于公立教育的投入已然不少,但阳光总有照不到的角落。不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,最应该解决的是摘掉“民办高校”和“民办教师”的帽子,不再以出身决定等级。依此来看,合并录取批次可能是北京《方案》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了。
很多人认为合并“一、二本”就是鱼目混珠,忽视竞争,这种担心可能有些多余。将高下之分交给竞争和社会来决定,效果只会好过交给指令规定。
最后,以浙江和江苏的例子来看,北京《方案》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,不论罗列多少标准,新高考没有摆脱“一考定终身”的单次选择。多重标准与多次选择的区别,以后会逐渐明朗。不过规定已出,那么还是希望不论理想与否,方案都应该避免运动式的整改。
每个考生都是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,个体在某些人心里可能只有三两斤的份量,但对于每一个家庭,自家的“萝卜”都是千斤重。所以,别折腾人家。
文章转载自:虎嗅网